晶硅太阳电池是当前新能源领域光伏行业的主导产品,全球年产能高达100GW。电池效率的提升有赖于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同步提高。苏州大学苏晓东教授课题组自2012年开始研究湿法黑硅技术,通过制备独特的纳米/亚微米绒面实现了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同步提高。近五年团队在该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,申请专利10余项,标志性论文如下:
2014年,在Adv. Funct. Mater.发表自主研发的湿法黑硅技术论文,首次报道湿法多晶黑硅太阳电池效率超过产线常规电池,并在合作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率先实现产业化生产。
2015年,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& Solar Cells发表论文,报道了黑硅技术能够解决下一代金刚线切多晶硅电池的制绒难题,并很快发展为光伏产业金刚线切多晶硅电池的标准工艺,形成超千亿的市场。
2017年,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& Solar Cells发表论文,报道了湿法黑硅技术成功应用于类单晶硅太阳电池,并能获得具有优异陷光性能的倒金字塔结构,从而提升电池的效率。目前类单晶太阳电池已经进入规模生产阶段,同时验证了该低成本和全光谱陷光的倒金字塔绒面技术,有望应用于单晶硅太阳电池。
2019年,最新发表在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: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的论文,提出了互补刻蚀的新机制,所制备的多晶黑硅电池外观均匀,并具有优异的电池/组件弱光响应以及较高发电功率。
原文链接:
//dx.doi.org/ 10.1002/adfm.201401589
//dx.doi.org/10.1016/j.solmat.2015.05.030